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另外,2018年又增设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党内法规研究,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在学科设置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坚持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研究主题;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协同推进上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展开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新机制解决新问题。
方向带头人俞海洛教授,方向骨干教师杨晓、郭涛、刘春兵、张改娥、薛志芬、易善武、张雪琴、徐菲、闫茂伟、邹兵、毛倩、刘兴华、王天笑。其中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0人。
近五年来,学科方向点在俞海洛教授的带领下,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2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及其他科研课题11项。其中,杨晓博士长期从事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研究,近五年来在CSSCI来源期刊《道德与文明》、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新华文摘发表文章4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张雪琴博士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多篇,并荣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大奖赛特等奖、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徐菲博士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核心刊物文章5篇;郭涛、刘春兵、张改娥、毛倩、王天笑分别在《道德与文明》《郑州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为重点,系统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
方向带头人为李燕华教授,方向骨干教师包括窦效民、李贵成、聂海杰、谢月华、李贵、罗振、张少停、王铜静、赵灿鑫。其中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博士学位者8人。近五年来,学科方向点以李燕华教授为带头人,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篇,CSSCI来源期刊16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及其他科研课题14项。其中,方向骨干教师李贵成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并在《河南社会科学》、《出版发行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文章4篇;方向骨干教师王铜静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一项,在CSSCI来源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发表文章3篇;方向骨干教师聂海杰、马寒、赵灿鑫分别在CSSCI来源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甘肃社会科学》等发表文章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习时报》(国际版)等转摘和全文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为未来学科方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科技哲学、政治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社会思潮等问题进行研究,形成探讨“马中西”相互融合的特色。
方向带头人为冯合国副教授,方向骨干教师包括杨瑞勇、赵长太、韩超、范小西、杨景玉、张珍、马瑞丽、刘吟霄、张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五年来,学科方向点以冯合国副教授为带头人,围绕着科技哲学、西方哲学、政治哲学、当代社会思潮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7篇,主持省部级及其他科研课题8项。其中,张珍在权威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发表文章2篇,马瑞丽的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为未来学科方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和革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研究近代下层社会的生存状态,揭示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阐释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品格,总结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经验。
方向带头人为黄天弘副教授,方向骨干教师包括陆相欣、柳森、朱晓东、陈开颖、丁泽丽、陈亮、高颖飞、范帅,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五年来,学科方向点以黄天弘副教授为带头人,围绕着中国近现代史民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现代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5篇,其中 CSSCI来源期刊10篇;主持省部级及其他科研课题6项。其中,方向带头人黄天弘在《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文章4篇;方向骨干教师柳森在《历史教学》、《江苏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文章5篇;陈亮、陈开颖分别在《中国农史》、《中州学刊》发表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为未来学科方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